只要一提到 CPR 大家一定會想到"安妮"
但是"安妮"為何是"安妮"呢?
為什麼不是"瑪莉"、"克莉絲汀"...bra.bra.bra...
安妮的身世就我聽說過的也 2 個版本,但是大同小異
(分別是被做為參考作為安妮臉譜的女子,一說是無名女屍、一說是醫師的女兒)
不過我這邊介紹的是以維基百科查到的與國外網站提到的為主
故事就這麼開始了~
在19世紀初的某一天(wiki 的版本是 1880年代後期)
有一個年輕女孩的的屍體被人從巴黎的塞納河中撈起。 從外觀看來並沒有被殺害的跡象,看來她應該是自殺身亡的。
因為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,所以按照當時的慣例,這個少女的遺容被人用蠟複製了起來。
這個栩栩如生的美麗少女面具,嘴角帶有一絲滿足的微笑,雙眼輕輕地閉著, 表情看起來是這麼的安詳。
許許多多關於這個不知名少女的浪漫故事在歐洲流傳了開來, 也有人說她是因為殉情而自殺的。
這個美麗少女的面具也隨著她的名聲遠播而不斷地被複製!
時光跳到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挪威一名成功的玩具商人奧司蒙.賴德(Asmund.S.Laerdal),其兩歲的兒子一度溺水、沒了呼吸,
所幸最後仍奇蹟般活了過來,此後,賴德對如何搶溺一直耿耿於懷。
http://www.laerdal.com/cn/
1958年,「急救之父」彼得.沙法(Peter Safar)醫師,在挪威發表了革命性的急救技術─CPR,卻苦於沒有對象可供練習,
因為活人的肺部充滿了空氣,和一般停止呼吸的人是不一樣的。
乍聞這項消息,賴德於是發揮其製造人型娃娃的經驗,發明了塑膠假人(simman,模擬人),
學習急救的人只要把它的頭後仰,用正確的方法吹氣,假人的胸膛就會充氣膨脹,藉此學習CPR。
跟所有的產品一樣,假人總要有個名字;賴德靈機一動,想到了塞納河畔的浪漫故事,
安妮於是成為假人的「代名詞」;迄今被叫了近半世紀。
一開始設計的安妮還有泳帽?!
最早的安妮,只有半身而已,因為CPR只需要上半身;但是,隨著醫學進步,臨床醫學也需要模擬腹腔、四肢相關的急重症,來訓練學員,
於是,全身、「一比一」的安妮跟著問世。
21世紀則是數位安妮,身上有許多感應器、管路,不但有心跳、呼吸,還量得到脈搏,也可以抽血、輸血;
只要啟動電腦設定,還可以讓安妮生將近30種病;用來教育、訓練菜鳥醫師,好用又不怕醫死人!
參考網誌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susci_Anne
http://fayehuang.pixnet.net/blog/post/24736934-(%E8%BD%89%E8%B2%BC%EF%BC%89%E5%AE%89%E5%A6%AE
據說~把安妮疊放在一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!
http://news.tvbs.com.tw/entry/5640
留言列表